中国网新闻中心 | 中国网首页
要闻    政务    民生    社区
中国网东北振兴  >  县域经济

长白非遗|长白山木瓢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长白山木瓢是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其历史可追溯至汉唐时期,2011年列入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瓢最初是长白山林区各民族普遍使用的生活用具,与木桶、木盆等共同构成当地独特的“木文化”。早期的木瓢不仅是实用炊具,还在节庆时作为乐器使用,人们会在其凸面刻制简单图案,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

image.png

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化生活用品逐渐取代木瓢,为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当地画家李忠元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创造性地将木瓢从实用器具转化为艺术载体。他以木材边角余料制作木瓢,采用绘画、雕琢等手法,在木瓢凸面绘制京剧人物脸谱、动物、朝鲜族风情等丰富图案,改变了传统刀刻工艺,引入丙烯颜料等绘画工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image.png

长白山木瓢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征:材料取自长白山森林资源,体现了当地丰富的木文化底蕴;图案内容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元素,如萨满教相关的动植物形象、民间民俗题材等,承载着长白山区民族演变的历史轨迹。其制作工艺兼具木刻技艺与绘画功力,展现了手工艺与美术的结合。

image.png

李忠元作为第三代传承人,不仅创作了《萨满神像》等被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代表作,还积极在学校、文化馆等地开展培训活动,培养了多名第四代弟子,并通过央视报道、报刊文章等扩大影响力。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既是长白山区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也为研究山林民族生活与民俗提供了珍贵样本,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与文化价值。

image.png


责任编辑:王琦
本网专题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