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了2024年度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情况,并发布“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典型案例。 2024年,吉林法院以贯彻落实最高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为抓手,积极推动构建地方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司法资源向引导和疏导端持续发力。一年来,全省人民法庭将数以万计的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指导各类解纷主体成功将近四万起纠纷调解在诉前,受理诉讼案件93426件,占基层法院民商事案件收案总量的34.78%,审结83665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8.62%,自动履行22111件,办理执行案件7557件,执行到位3885件。
依靠党委领导推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紧紧依靠党委领导支持。自觉将党的领导贯穿到示范创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定期向党委汇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进展,紧紧依靠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推动多元共建机制建设。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原则,加强人民法庭与派出所、司法所、村民委员会等多元主体的沟通与协作,构建多方联动的“法庭+N”工作机制,创新打造双阳法院奢岭法庭“苔花工程”,梨树法院郭家店法庭“金玉米调解工作室”,安图法院二道法庭“金达莱工作室”等32个特色鲜明的治理品牌。做深矛盾纠纷源头预防。不断巩固拓展“巡回审判”“无讼创建”等工作机制成果,2024年,全省人民法庭共开展巡回审判和入户调解2300余次,半数以上的巡回案件在当地发挥示范效应,培育“无讼社区”142个、“无讼村屯”840个、“无讼林场”4个,合计986个,人民法庭辖区“无讼”覆盖率达到11.53%,同去年同期相比法庭收案数量整体下降7.51%。
立足辖区实际着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着力打造法庭品牌。根据辖区纠纷类型、地域特色及法庭自身资源形成个性化地区法庭品牌。设立了查干湖、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辽河源、松花湖、莲花山、山河等6个生态旅游法庭,在集安法院清河法庭、抚松法院万良法庭添设人参产业法庭。履行指导人民调解法定职能。坚持将化解矛盾作为人民法庭工作的首要任务,省高院会同省司法厅建立人民调解员派驻人民法庭工作机制,整合各地法庭辖区调解优势力量,促进纠纷多元高效化解。2024年,全省人民法庭引入调解组织747个,聘请特邀调解员968名,委派调解纠纷19681件,委托调解纠纷4266件。实现调解的常态化业务指导,诉前调解前置程序不断完善,委托调解、委派调解的实践应用不断强化。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立足审判职能,针对辖区多发类案形成高效可复制的办案模式,公开相关裁判规则,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专栏等为载体,收录并推送典型案例,引导当事人参照范例协商解决纠纷。坚持通过审判明规则、促治理,透过案件发现问题,针对性提出司法建议、工作意见,2024年,各地人民法庭共针对性的发出司法建议百余份,回复率100%。
坚持强基导向全面加强人民法庭自身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秀人才、新招录干警向基层聚集,将法庭庭长、干警轮训纳入法官学院培训计划。全省共有418名员额法官和1431名审判辅助人员工作在人民法庭,员额法官数占全省员额法官总数的13.5%。人民法庭成为新晋人员锻炼基地、审判骨干培养平台、领导干部成长摇篮。涌现出了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梨树县法院孤家子法庭庭长、吉林省“十大法治人物”孙海鑫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法庭庭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财物保障、经费支出等方面的支持,集中投入资源,翻新、改造设施老旧、功能不全的法庭。达标法庭占比96.6%,基本实现人民法庭基础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加强数字法庭建设。推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与人民法庭工作有机融合,建立“智慧便民法庭”“百姓说事、法官说法点”634个,服务群众4万余人次,就地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近6千起。打造线上线下贯通诉讼服务体系,95%以上的法庭具备跨域立案、网上立案、庭审直播等功能,网上立案率超60%,各类信息化调解平台在人民法庭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
记者郭雍皓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投稿邮箱:
dbzxchina@163.com
合作热线:
13353108465
1894661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