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厦门召开的“2024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中国开发区协会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长春经开区“推动联合国公约落地,拓展吉林省向北开放新通道”案例成功入选。此项“国字号”荣誉展现了经开区在贯彻落实我省推进高水平开放“1+5”支持政策和行动方案中的成功实践,也展现了经开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影响力。
TIR,即国际道路运输,其主要优势在于缔约国之间货物“过境不查验”,全程不倒装、不卸货,无需开箱查验,通关过程中只核对TIR证书信息、检查车辆海关封志无误,还免缴税金和担保金,实现大幅简化通关流程,提高通行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作为与中欧班列相比更为方便灵活、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方式,经开区开辟的TIR货运线路,真正实现了“吉企、吉证、吉车、吉货”,为我省乃至我国向北开放增添了新的物流通道。
瞄准发展短板着力补链强链。为有效破解铁路货运线路不足、铁路运输品类受限等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现实问题,经开区始终坚持向北开放战略超前自主谋划,立足实际加快构筑互联互通开放新通道。积极构筑吉林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长春海关及兴隆海关、长春经开区等省市区三级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不断破解TIR证书申报、海关系统搭建授权、通关过境环节优化等难题,成功推动“丝路国际物流珲春有限公司”成为吉林省首家TIR证书持证人,且线路全程由我省牌照货车承运,进一步提高吉林省海外贸易品牌影响力。
释放功能作用不断挖掘发展优势。长春兴隆综保区依托成熟的海关监管、物流设施、第三方服务等条件,充分释放“综合保税+铁路口岸+国家物流枢纽”三区合一特有优势,经4年谋划和推进,成立“大专班”组织领导、“小专班”技术攻坚的双班推进工作模式,为TIR货运线路开通奠定了坚实的保障。截至目前助力丝路国际、吉林省长久联合物流、珲春市吉祥物流、珲春宏润国际物流、吉林省路顺捷物流等7家企业取得TIR持证人资质。上半年,TIR国际公路运输货值1082万元,是2023年全年的1.75倍,作业量在我国TIR承运人企业15个出入境口岸作业量中位居第4。
创新、发展、务实、求效,长春经开区以“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大胆实验、积极探索、不惧风险、稳扎稳打,化挑战为机遇,转潜力为实力。未来,也将积极引导省内外国际物流企业向长春集聚,推动我省成为国际公路物流重要的枢纽节点。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秋月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投稿邮箱:
dbzxchina@163.com
合作热线:
13353108465
1894661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