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这20年对于东北大地来说影响深远,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对于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我们意义非凡。当今全球经济持续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金融摩擦、地缘冲突、意识形态对垒日益加深加剧,给本已非常脆弱的国际关系增添了诸多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各种政治、经济、军事层面冲突在深度、烈度、广度上都远超预期。复杂的国际形势突显了国家安全的“国之大者”地位,攸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东北振兴就是要牢牢把握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定位,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也正是在这个重要时刻和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月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指出,推动东北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中央的一系列部署,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1.21亿东北人民擘画出一条推动区域全面振兴、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振兴的新路。
总结历史、规划未来,于地方经济研判中寻找金融协同发展的方向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的发展。东北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地区,也是建国初期承载苏联援建项目最多、计划经济体系下最先建立起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的地区。过往辉煌的历史彰显出东北在国家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但也深深打上了鲜明的体制烙印。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身处内陆,原有固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机制在以效率优先为原则的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机制下丧失了发展优势,经济增速逐渐落后于全国平均增速,规模占比持续下降,到2003年已由建国初期的12.36%降至9.26%,成为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板。2003年,中共中央决定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正是国家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另外两个是2000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2004年开始实施的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2003至2022年间,中央陆续向东北三省累计转移支付的规模近11万亿元,其中吉林省为28628亿元。这些投入在一定时期对东北经济产生了较大的拉动作用。2003—2012年,东北地区经济初步扭转了增速下滑的态势,有6年经济平均增速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吉林省在东北三省中发展相对较慢,也有4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随后的2013—2022年,东北三省经济经历了大幅回落—排名垫底—艰难爬坡—缓慢复苏的过程。吉林省的总体情况也大抵如此,发展速度明显慢于全国平均增速,到2020年开始触底爬坡并迅速抬升,2022年的疫情虽严重影响了发展势头,但从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的反弹力度来看,经济增长依然呈现相对强劲的态势。从这两个十年的发展轨迹看,可持续性振兴依然是未来较长时间内需要解决的课题。
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依然是制约可持续振兴的瓶颈
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产值占比偏低,二、三产业平衡发展的根基不稳。经济结构上,尚未实现多种成份、多个区域协同发展,经济活力难以有效激发。吉林的第一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占比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不到5个百分点,而二十多年前这个差距还在10个百分点左右。第二产业已不具传统老工业基地的先发优势,进入21世纪以来产值占比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多时相差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虽有长足发展,但根基并不稳固,产值占比虽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但根据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全省法人单位数量只有18万,在全国的占比为0.9%,仅略好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省份,没有足够企业数量支撑的产业,其发展可持续性难免面临挑战。经济成分上,央、国企产值占比较高,尤其在第二产业中,2003年约占80%, 2013年略有下降也有70%,与此相对,民营经济的地位相对弱化,与“5678”的贡献水平相去甚远,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活力。区域发展上,中心区域辐射带动力不足,经济增长的点少、面小问题突出,这也体现为省会长春的经济首位度达到5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
生产要素水平上,资源聚集能力和技术效率与发达省份相比差异明显。在全要素发展水平中最关键的仍然是劳动力的流动性问题,这也是经济结构重新整合的重要方式之一。吉林省劳动力资源相对富足,2400万人口中适龄劳动人口占比为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连续13年的人口净流出使优势化为劣势。人口的流出和区域经济缺乏活力互相强化,制约了区域资源聚集能力的提升。金融资源获得的便利程度是资源聚集能力另一个维度的体现,2023年全省个人贷款增速为4%,略低于全国增速,但全省小微贷款增速为8.46%,与全国18.8%的水平差距较大,普惠金融的发展任重道远。此外,技术效率低下问题也比较突出,吉林省二、三产业的人均产值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9%,较广东省、江苏省分别低31%和69%;第一产业的人均产值较黑龙江省低88%。
发挥资源优势、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尚有较大空间
资源禀赋优势有待全面开发,产业链集群规模不大。吉林自然资源丰富,耕地、旅游、风力、特色药材资源等都可圈可点。以农业为例,吉林省所处平原属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黑土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7.8%, 2022年吉林省的农业经济贡献为历年最高,增速为4%,但仍比全国平均增速低0.1个百分点,可见资源开发、产业升级以及围绕特色资源的深加工、精加工产业链发展不足。区位优势未得到有效发挥,对外开放合作的水平亟待改善。吉林省地处东北三省一区的中心,临近俄罗斯、朝鲜,占据着东北亚地理中心的位置,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向北开放的窗口。但吉林省的对外贸易尚停留在非常初级的水平。将教育强省优势转化为创新能力胜势仍需攻关。全省66所普通高校,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达402.9万人,国家级实验室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7个,但从0.79%和0.68%的国内专利申请量占比和授权量占比来看还相对较低。
发挥金融协同功能,助力产业升级、优化空间布局、改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振兴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
实施全面振兴东北战略,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层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地方政府主体层面,吉林省“十四五”期间出台“一主六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在区域经济的空间布局上对锻长板、补短板进行了系统性安排;振兴资金协同层面,规划的落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激发内生动力的同时,坚持加大资源支持力度。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坚决支持国家发展战略,将自身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相向而行,既是大局观,也是发展观。
厚植产业经济基础底蕴,推动国资国企升级改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积极支持国企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多措并举满足升级改造的综合融资需求。一是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和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项目投资、技术升级、经营周转、企业并购等各类金融需求,定制化地拟定融资方案。二是积极发挥资本市场直融业务优势,通过债券承销与投资服务为省内大型国资国企提供融资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树立企业债券市场良好声誉,引流域外资金服务地方优势产业。三是以升级促布局有序规划梯次结构。制造业方面,以支持核心企业产业升级,带动配套企业绿色升级。辐射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双提升。生物产业方面,围绕特色经济药材种植带和生化制品研发生产带促进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建设。四是因势利导优选重点企业的升级模式。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五是做大做强推进优势产业延链、集群。建立“链长制+行长制”服务体系,打破传统供应链金融固有的“顶端掐尖”模式,拓宽服务维度,成立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心,成功打造系统内产业链服务样板。突破供应链上游,根据行业核心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交易特点,量身打造各类金融产品超市等供应链产品或服务平台,为核心企业遍布全国的供应商提供“一点对全国”的融资服务。
积极主动服务民营企业,培育经济发展中坚力量。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持“不惟所有制,只惟客户”原则,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立足区域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对新基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建立核心企业白名单并开展授信增信,针对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领域丰富产业链条,为链条上的民营企业及中型客户提供门槛更低的、利率更优惠的供应链融资服务。
完善科技企业专属服务体系,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优化“六专”体系(专门服务机构、专属评价体系、唯一的专业评估机构、丰富的专属产品体系、专门服务体系、专属直达通道),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注入金融动能。科创金融服务向前向早,对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层分类提供差别化精准信贷支持,为独角兽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提供自动增信政策,支持科创企业做大做强。建设多层次的科创企业孵化机制,通过搭建资金撮合平台、债券资金引流直融机制,为科创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支持普惠金融业务发展,促进小微企业成长。一是丰富产品谱系,提升服务能力。做优“小微快贷”拳头产品,精准定位、多措并举,推进“云税贷”“抵押快贷”持续发展,结合吉林省区域产业发展态势和客群特征,创新“人才贷”“入园贷”产品,拓宽普惠产品的受众群体。推广落实小微企业“善营贷”业务,实行一客群一方案差异化融资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是拓维优化服务场景。携手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共建开放互联生态体系,全行首创“智慧市监”专区,在普惠信贷平台引入政府端企业开办功能,实现普惠客户的“一站式”服务。三是持续在“点”“线”“面”上下功夫。坚持线上线下有机衔接、融合发展,选聘年轻骨干担任普惠旗舰网点副行长,将网点作为普惠金融业务支撑点,选派近百名优秀年轻干部挂职,用“小载体”扛起“大责任”,推动县域业务取得新突破。四是打造普惠个人业务发展新引擎。聚焦商户、烟草等客群,整合内外信息,上下贯通、条线联合作战,推动“商户云贷”“惠商云贷”业务发展。五是加大核心企业交易数据引入,推动“善营贷”业务发展。利用供应链现有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建立链条式服务,实现主动触达。
聚焦地方资源禀赋特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助力优化经济空间布局
做好“农业”“农村”“农民”等农字号文章,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首先,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保障“千亿斤粮食”生产工程。聚焦良田、种业重点工程,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土地综合整治、盐碱地治理项目、优质粮食收储加工企业,延伸粮食产业链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持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支持“链主”龙头企业做优,积极为产业链条上B端C端上下游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二是聚焦“千万头肉牛”工程。加快推动肉牛产业发展,打造四大肉牛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支持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重点县域、规模化养殖企业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打造良种繁育、养殖、交易、屠宰精深加工肉牛全产业链。三是推动绿色农业升级和农业创新。助力吉林省绿色有机农业发展。重点支持省内符合农业农村部绿色有机产品标准的农业龙头企业。支持绿色畜牧业,如构建“养殖+沼气+种植+加工”的循环农业产业链等项目。四是深化银政合作。依托土流平台及精准画像平台构建的信息平台,依托总行裕农快贷产品包,打造线上适配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产品。
其次,助推农村建设行动。转变银行原有经营模式,从专注“围城”到服务“望乡”,推动特色乡村建设项目。一是加大对农村医疗、教育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对县域学校、县域医院等符合政策要求的机构客群的涉农信贷投入。积极保障全省县域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重点选择县级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开展资产业务。积极拓展县域医共体、社区医院、优质民营医院等长尾客户和卫生防疫等新兴领域客户。根据规划对重点乡镇卫生体系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积极推动“县域医共贷”信贷产品在全省推进。二是加大对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县域政府财力评价模型进行县域业务分层管理,对财政能力较强的县城,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的支持力度。三是大力推广农村三资监管、农村产权交易和智慧村务新平台,搭建数字化基层治理新生态。以智慧村务平台为切入点,加强与各行政村村委会之间的合作,提升平台使用效率。聚焦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不断升级,实现精准的客户识别和便捷的资金结算。
最后,深化农民金融服务。依托“裕农通”设备布放和服务点的设置,打造线上线下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借助土流平台推广契机,开展农户账户开立及授信转化工作;同时积极拓展村“两委”类型服务点,推动智慧政务进村委,优先将村委服务点打造成为高贡献星级服务点和标杆示范服务点。充分发挥“裕农通”与“金税e保”“涉农信贷”“建行生活”等平台的互嵌互通,提升互促引流成效,以精准画像提高金融服务适配性。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引导城市工业品下乡,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通。加强母子公司协同,扩充服务场景,拓展受惠群体,大力升级推广农业保险产品。
坚持“绿色”“低碳”“生态”的发展方向,赋能绿色产业发展。一方面,支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传统能源企业融入西部“陆上风光三峡”、东部“山水蓄能三峡”“全域地热三峡”的新能源产业规划布局,积极主动对接“氢动吉林”“航煤绿动”“醇行天下”等绿色项目需求,开通绿色通道,优化业务流程,加大对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推动绿色金融与基础设施、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融合发展,全力支持发展绿色经济,持续擦亮绿色金融底色。
另一方面,抢抓区域生态发展机遇。一是针对自然资源、林业草原等相关政府部门,因事制宜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工作,助力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二是积极抢抓林业综合改革契机,探索林业改革背景下林草业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加强与林改试点地区的服务对接工作。三是助力试点地区林草主管部门加强林权信息数字化管理,完善林权不动产登记、林权流转和交易以及生态补偿资金、草原、湿地、防沙治沙、自然保护地等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的信息化监管。
发挥区位优势,服务“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促进高质量的开放合作。一是以优化客户服务为重点。密切关注全球资金市场变化,发挥国有大行全球化业务优势,灵活调配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帮助省内企业拓宽境外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以综合化服务为依托,通过内保外贷、境外非融资性保函、国际结算、代客资金等优势产品为头部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项目提供金融支持,有力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二是以创新服务模式为抓手。加强与电子口岸办长春数据分中心合作,持续推进“关银一key通”项目,累计设立6个电子口岸合作制卡代办点,制发共享盾5000余个,为2000余户外贸企业办理海关电子口岸卡。三是以新业态模式为增长点。积极对接吉林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珲春综合保税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特殊经济区域,紧跟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趋势,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助力完善政府治理、实现区域协同共享、着力改善民生福祉。第一,数据建设驱动,金融科技加速赋能。注重培树平台思维,以助力优政、赋能兴企、服务惠民为根本遵循,持续加强科技平台及生态场景建设和迭代升级,因地制宜与“数字吉林”建设有机融合,不断提升技术与数据“双轮”驱动力,为业务发展提供充足“弹药”和精准“弹道”。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搭建“e商融通”平台,实现了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网通办”,将企业开办时间从平均11天压缩至1天之内,使吉林省成为全国企业开办用时最短的省份之一。拓宽政务服务渠道。针对全省居民社保缴费痛点,与吉林省税务局搭建“金税e保”社保费收缴管理平台,实现全省城乡居民和灵活就业参保人员随时随地缴纳社保费,已服务全省近2000万群众,占全省参保人数的90%,平台交易6000余万笔,交易金额数百亿元。赋能社会治理。打造“龙福里”社区服务平台,从G、B、C三端集成社区缴费、物业维修、民生服务等功能,实现社区居民在平台场景的“一站式”获取服务。
第二,发展县域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县域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桥梁,是先进理念的播种机、是带动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仅2023年就在全省范围开展了9次“进村入户”乡村振兴大调研,围绕全省十大涉农产业集群,将全省县域按照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特色产品等维度归类,开展县域业务突破专题研讨,精准“把脉”,逐县“画像”,打造“五个一”(一县、一品、一策、一专班、一特色)工程。二是规划县域工作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一县一策”工作方案,聚焦县域发展潜力挖潜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实现县域金融业务和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协同发展。三是建立县域业务特色考核体系。综合考虑县域地区GDP、财政支出、银行存款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口规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及资产规模等外部经济数据,将全省41个县域划分强县和弱县,分类施策、实现强县稳中求升、弱县赶超发展。
最后,践行金融为民,传递大行温暖。坚持向善崇德,从点滴做起,助力改善社会民生。一是履行大行社会责任。与省妇联共同打造“母亲健康快车”公益项目,累计捐赠医用救护车17辆。聚焦学生成长、乡村振兴、防汛救灾等民生热点,累计开展公益项目146项。二是丰富劳动者港湾功能。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合作创设“老兵驿站”服务项目,主动传递金融温暖,联合长春市图书馆拓展图书自助借阅渠道,深化“书香吉林”内涵。三是延伸养老服务半径。因地制宜提高养老金融综合化服务能力,构建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提升适老特色网点占比,推动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为康养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以实际行动助力“老有所养”。四是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定完善消保专项制度,投诉数量同比下降43.8%。五是扎实推进数据质量“提升工程”和源头数据治理,问题数据压降54.3%,数据质量显著提升。六是广泛普及金融知识。依托“建行研修中心”,不断发挥学习教育平台作用,累计举办321期金智惠民、裕农学堂培训班,覆盖全省41个县域,为小微企业主、涉农经营主体、乡村干部、教育医疗等重要合作伙伴提供经营管理、脱贫致富和农机农技培训。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投稿邮箱:
dbzxchina@163.com
合作热线:
13353108465
1894661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