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四平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理念,下好人才工程“先手棋”,以产业发展聚人、以务实政策引人、以良好环境留人,持续打造“留人聚才”强磁场,构建“拴心留人”好生态,高校毕业生留吉留平就业创业数量持续稳定增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四平筑牢了智力支撑。
以产聚人以人兴产
产因人而兴,人因产而安,四平以产聚人取得新成效。
创新打造“政校企”合作模式。聚焦解决人才供需深层次矛盾,以推动政校企三方协同,助力“培养、使用”双向互通为重点,建立订单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域内23家重点企业与3所在四平高校、1所域外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共组建订单班15个,围绕产业发展布局校企双方签约共建项目2个、实习实践基地9个,实现了人才自主培养与留用有机结合。四平“政校企”合作模式获评全省组织系统2023年度攻坚突破类创先争优成果奖。
聚焦提升园区、平台承载能力。坚持把各大产业园区和创业平台作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着力点,打造产业孵化基地和创新创业平台,实现了助发展和聚人才的高效协同、双向奔赴。目前,四平市7所“市级大学生创业园”已入园企业189家,383名大学生累计带动1042人就业;道东19号院“文商旅”创新模式和梓诚公司“诚赫宝贝”服务平台两个项目入选省青年人才创业创新团队扶持计划,并获得专项资金支持。
打通以产聚人、以人兴产新通道。四平市创业协会注册成立后,在全市推出创业政策宣传、营销策略培训、管理知识科普等服务,累计吸引249家企业加入,带动新创业企业52家,促进就业7040人,引进大学生107人。
政策集成招贤纳士
诚意满满留人,真金白银聚才,四平人才政策广受好评。
全面打通人才引进渠道。四平综合采取“带编入伍”“学子回引”“定向引才”“配偶安置”等举措,大幅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持续增强人才留吉留平吸引力,广泛吸纳高校毕业生来吉留吉就业创业。截至目前,已通过事业单位编制留引各类人才1545人。
优化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出台《英城英才新政十条》和《惠企人才政策新五条》,在省人才政策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再给予安家补贴、购房补贴、公积金贷款优惠、子女入学安置等政策支持,提升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同时,制定《四平市引进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服务办法》《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7项措施》,为引进人才夫妻两地分居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针对性回应了引进人才对事业发展前景的担忧。
及时兑现各类人才政策。四平在财政预算中预留了充足的人才专项资金,累计为符合条件的200余名硕博人才兑现购房补贴1990万元、生活补贴2700余万元,为131名引进人才兑现子女落户奖励金26.2万元。同时,通过政府投资的方式,在市区打造了两个特色人才社区,建设了418套人才公寓和2880套产业人才青年公寓;在英城酒店设立“四平·吉青驿站”,为来四平就业创业、求职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人才政策解读、就业岗位推介等服务。
稳岗扩岗安心安业
四平市从加大岗位挖掘力度、丰富就业培训形式、营造安心安业环境三方面入手,构建“拴心留人”良好生态。
挖掘岗位“拓渠道”。累计发布岗位需求信息5万余条,促成就业8745人次,梳理解决用工引才、劳动关系等5类问题需求448个,为企业解决急需“普工”3967人次,全市378名人社系统干部“一对一”包保378家专精特新、“四上”等重点企业,做到了岗位供给尤其是优质岗位供给的及时动态更新。2023年,共开展线上线下和域内域外专题招聘95场,开发岗位3.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4134人。其中,“双招联动”“数字专招”更是开创了四平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即就业”先河。
优化服务“保就业”。依托省就业信息系统,建立覆盖市、县、乡、村4级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年均办理公共就业服务事项3万余件;积极推广“96885吉人在线”信息化服务平台,企业注册全省第一,近两万名劳动者在平台选岗,有2474人成功就业。同时,自行开发微信小程序,提升岗位推送精准化、信息化水平,覆盖近40万人,推送空岗8000余个,实现就业3487人。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投稿邮箱:
dbzxchina@163.com
合作热线:
13353108465
18946613356